浅议马尔康红色旅游开发前景  


所属类别:景区新闻】  【作者:阿坝州旅游局】   【添加日期:2006-10-26】   【阅读次数:84

 

一、马尔康红色文化资源分析
一红军长征历史传奇是该县开发红色文化之旅的关键因素。1935年6月21日,红一、四方面军在达维会师后,其先头部队翻越长征中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抵达马尔康境内。7月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到达卓克基,在卓克基土司官寨驻留一周,于7月中旬经梭磨、马塘达黑水。为贯彻北上方针,中央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分左右两路军北上,将卓克基作为总后方。
1935年8月,右路军在朱德、张国焘率领下,从卓克基出发,进马尔康大郎足沟,经大藏寺、过卡尔古,向阿坝前进。后在张国焘错误主张下分两路由阿坝南下。一路从格尔登寺出发,到达马尔康草登,除留下一部分兵力筹粮外,部队经斯拉尔底至龙尔甲二查、干木鸟、木尔渣,后到脚木足孔龙、白莎一带。另一路到达大藏寺后,一部经脚木足大西、蒲志到达孔龙、白莎。另一部经大郎足沟回到卓克基、马尔康、松岗一带。同年10月,张国焘在白莎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即“卓木碉会议”,成立了中央。
从1935年6月到1936年7月,红军在马尔康境内经过、停留和往返达一年之久。
二优越的区位、交通构成了发展红色文化之旅的必要条件。马尔康是阿坝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拥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具备一定的通讯、交通、金融、供水、供电、环保、医疗以及住宿、餐馆、娱乐等服务接待能力。马尔康具有较佳的交通位置,距离我国西部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成都、兰州不远。鹧鸪山隧道建设、四川省民族地区公路交通建设及已提上议事日程的马尔康机场建设,使马尔康县具备了依托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直辖市为主要客源市场开发旅游的基本条件。
三众多的红军长征历史遗迹是该县开发红色文化之旅的有效载体。在红军长征经过和三进三出马尔康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供后人瞻仰的活动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有:卓克基会议旧址。卓克基会议旧址被中央列入全国首批100个红色精品精典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卓克基土司官寨、红军树、红军坪、电视剧《长征》拍摄基地等。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依山傍水、藏汉结合的土司城堡式建筑,外墙用片岩石块相砌,内用木材装修。墙体外有一高碉与主体建筑内部相互通联,形成统一整体。整个建筑外观气势高大雄浑,内部结构设计、安装富丽堂皇,在葱翠的山林拥抱中蔚为壮观。卓克基土司官寨囊括了嘉绒藏族数千年的建筑技术精华,是藏汉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它不仅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段历史遗迹,而且有很高的建筑研究价值。红军经过这里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驻留一周,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
二、科学定位,规划先行,构建红色旅游开发的战略蓝图
一科学的定位,合理的目标是勾画红色旅游开发蓝图的根本所在。马尔康县提出力争用5——10年时间全面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使红色旅游成为该县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深度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基础。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一要从有形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和文物着手,进行搜集、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弄清当年红军途经马尔康时所发生的史实。三是深入民间搜集整理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极富传奇色彩的红军故事。
三大手笔、高品位的旅游规划是实现红色文化之旅的关键。规划是龙头,规划关系红色旅游开发的成败。2006年6月,该县为保障包括红色旅游规划在内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的大手笔、高品质,对马尔康旅游规划进行修编,规划编制的重点就放在了卓克基红色旅游景区。
四充分融合各类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发挥红色旅游的最大效益是开发红色文化之旅的最终目标。坚持红绿并举、红古并举,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嘉绒藏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红色旅游的景区和线路。
三、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红色旅游开发
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的红色旅游开发投融资体系。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广泛动员、争取外来投资、民间资金、银行贷款、国债等投向红色旅游开发的投融资体系,以保障红色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
其次要搞好高档次、高品味的红色旅游建设项目设计,在建设中从严把关,确保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的高质量、高标准。
总之,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必须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依赖性,实现综合开发、整体打造;在乘势而上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要做到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切忌盲目开发;在大力建设红色旅游项目的同时,要保障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特色化。只有通过规划先行、强化建设这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才能不断推进该县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全县县域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