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绵虒、威州、薛城、甘堡、桃坪、坪头、牟托、卓克基、观音桥、川主寺……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人惊喜不断。如今的阿坝州依靠着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风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州旅游业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造成了景区内的供水、供电、通信、房屋、索道、藏品、景观建筑、景区厕所等内部设施大量破坏。灾后重建中,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旅游业恢复振兴作为产业恢复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建成2个国家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九寨沟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景区”。成功打造102个精品旅游村寨,地震遗址游、民俗文化游、乡村游、自驾游等迅猛发展,全州旅游呈现出百花齐放、全域推进的可喜局面。
  近年来,在大力推行“两化” 互动、“三化” 联动发展战略中,我州更是坚定不移地走以城促景、景城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城与景既相互依托,又相互融合,既互有特色,又相互补充的科学发展道路。
  打造“全域景区”
  城景一体的完美诠释
  “除九寨沟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景区"、黄龙景区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外,四姑娘山、达古冰山等重点景区也实现了升级,同时,三江、水磨古镇、茂县羌乡古寨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两河口会议旧址、巴西会议旧址、红原红军长征纪念遗址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现了改建或新建。”州委负责人说道。
  如今在阿坝州,地震遗址游、民俗文化游、乡村游、自驾游等迅猛发展,(紧转2版)(紧接1版)整合营销取得实效,旅游市场日趋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百花齐放、全域推进的可喜局面完美地诠释着“城景一体”。
  来到汶川县城威州镇,沿县城滨河路信步而上,只见熙来攘往的游客在藏羌味道十足的店铺里出出进进。一间间独具特色的羌绣制品店、羌族服装店门庭若市。在威州镇,从姜维古城垣到玉垒山、太子坟、保子关,再到红军桥、红军纪念塔,“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一条颇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已布局成型。
  在全州打造“全域景区”的进程中,位于传统景区九寨沟县的芝麻南岸村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
  芝麻南岸村是距九寨沟口十几公里的一个村子,也是九寨沟实现“全域景区”的典范。以前的芝麻南岸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多靠采挖零星的药材和外出打工为主。在县委、政府的帮助下,如今的芝麻南岸村已经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精品旅游村寨,村子里到处是风情浓郁的藏式民居,形成了“吃、住、游、购、娱”内容丰富的“连环”特色旅游产品。
  “近年来,九寨沟县立足“两化”互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全域九寨”的战略部署,对漳扎镇城市建设、管理以及打造县城“不夜城”进行了规划,整合开发保华海池山旅游度假区、白河金丝猴科考基地、勿角大熊猫生态旅游区、黑河大峡谷,"城景一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九寨沟县委负责人说道。
  传统景区各县飞速带动,其他各县稳步跟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城镇村寨旅游带。
  汶川县先后打造了三江景区、水磨古镇景区、震中映秀、大禹文化旅游区4个国家4A级旅游区,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在理县,田园木卡,如诗如画;唐韵古镇薛城,典雅别致;古羌桃坪,羌风逸韵;藏寨甘堡,底蕴浓厚。
  在金川,大自然群雕之誉的索乌山;风光秀美的嘎达山;万亩梨花、红叶长廊;浓厚宗教特色的观音庙4A景区,嘉绒藏族特色的安宁集镇……
  如今,穿梭在岷江河谷、行走于阿坝大地,一个个具有浓郁藏羌特色的村寨拔地而起,城与景相互依托、相互融合、互有特色、相互补充,完美地诠释着“城景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拓景扩容 增量提质
  “城景一体”的新内涵
  “加紧谋划新对策、增添新措施,有效破解"拓景扩容、增量提质"新课题,促进旅游富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州委、政府的重要指示赋予了“城景一体”新的内涵。
  拓景扩容” 就是要将“扩容、拓景、增量、提质”作为阿坝旅游二次创业的关键,进一步搞好科学规划,推进资源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向着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区迈进。要推进“全域景区化”,加强景区联营联动,发挥核心景区龙头带动作用,形成更多旅游增长点,实现景区经济向富民惠民经济拓展延伸,让更多群众从旅游发展中受益。
  依据这一指示,各县、各有关部门和景区管理局认真研究新情况,着力围绕提升游客容纳能力、交通承载能力、接待服务能力和管理应急能力,加紧制定新对策,切实落实新措施,助推了我州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依托达古冰山,黑水县旅游二次创业也通过“拓景扩容”、“增量提质”走上了“城景一体”化的道路。
  “一方面依托有世界彩色冰川之称的达古冰山;一方面大力发展三达古村风情浓郁的原生态民俗;还有就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旅游发展真正为全州"两化" 互动、"三化"联动战略服务。”针对黑水“城景一体”的打造,达古冰山负责人说道。
  据悉,为切实加强景区保护,景区实行“沟里游、沟外住”的经营管理思路。随着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黑水县在城景一体化上下大功夫,立足“景临城、城即景”的思路,全力打造好泽盖风情小镇建设和谷汝村藏家乐乡村旅游基地建设,在以自然风光观赏为主的景区门口,打造一条长达5公里的藏羌民众风情集中体验带,实施“拓景扩容、城景一体”的发展目标。
  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景区深度保护,拓展景区旅游容量;另一方面能为游客提供方面快捷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服务。
  多次到我州旅游的美国游客琼斯告诉记者:“九寨沟、黄龙景区,我去过很多次了,那里风景优美,犹如人间天堂。到达古冰山来旅游,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让人耳目一新。”
  在小金县,县委、政府一直致力于将四姑娘山景区打造成与九寨沟、黄龙齐名的我州又一世界旅游品牌。同时,完善四姑娘山景区登山探险等多元化旅游服务功能,推出深度体验、遗产寻踪、科考探险、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四姑娘山在雪山、河流、峡谷、森林等自然资源禀赋方面,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大唐松州”之称的松潘古城,一幢幢具有浓郁“大唐松州”风格的民居和散发着清香的花草树木,让游客纷纷驻足惊叹,吸引着他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四处拍摄,俨然置身于大唐盛世之中。
  近年来,松潘县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抓手,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高原明珠川主寺镇正逐渐成为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藏区旅游新城。该县同时整合松潘古城、牟尼沟、川主寺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城景一体化”旅游格局正逐步形成。
  在汶川,映秀、水磨、三江,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重灾区如今是全国闻名的现代风情小镇,去年汶川县旅游人次突破400万人,全县旅游收入突破16亿元。
  同时,茂县、黑水、金川、壤塘等县结合旅游二次创业,也相继“出招”,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了“城景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着全州“两化” 互动、“三化” 联动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