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组团参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  


所属类别:景区新闻】  【作者:王庆久】   【添加日期:2007-7-16】   【阅读次数:1026

 

        为学习重大节庆活动的筹办经验,借鉴相关旅游开发营销的先进做法,在四川省世界遗产办公室主任刘吉祥和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黄继霈的带领下,我局相关人员一行飞抵辽东半岛,参加并考察了“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

一、开幕式的基本情况

        6月9日10时30分,伴随着沈阳故宫皇家礼仪迎宾表演,“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在沈阳世博园凤凰广场盛大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应邀出席,并宣布“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出席开幕式。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主持开幕式。沈阳市市长李英杰致欢迎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克里斯蒂安宣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的贺信并致辞。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的相关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57个参展的世界遗产拥有国的驻华使节,俄罗斯、日本、朝鲜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国内参展遗产地省、市领导,遗产地所在单位代表,中直和省直单位代表,以及国内外近千家媒体记者,共1100多名中外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宣布开幕后,与会领导、嘉宾和代表在陆续穿过“凤之翼展馆”进入世博园的沿途中,观赏了近1000人的表演队伍分别表演的满族舞蹈、世界遗产秀、世界四大非物质遗产、少林武术及皇家礼仪参拜等节目;然后乘坐环保小火车游览世博园,最后到达世遗会展馆参观。

        在开幕式之前和参观过程中,我们的数百份九寨沟宣传资料很快就散发一空,让我们深深感到了人们对于“童话世界”的热情与向往。          

二、博览会的主题内容

        博览会以“传承文明,和谐共存”为主题,展出的内容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遗产分布的130个国家、830处遗产都在博览会上有所体现,国内33处世界遗产和国外57个国家的184处世界遗产得到重点展示和生动再现。博览会综合运用图片、影像、实物、微缩模型、原貌复制、数字球幕电影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展示出众多世界遗产的风貌。

       博览会展陈列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设两馆三场。1号展馆即世博园百花馆,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中国厅、亚洲厅、非洲厅,利用场景、图片、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将亚非66个国家的310项世界遗产进行了生动展示。2号展馆为新建展馆,布展面积8000平方米,分为美洲厅、欧洲厅、大洋洲厅三部分,按照地域和文化类别进行布展,生动地展现了欧美的世界遗产。3个展示场地分别为中国准备申遗项目的展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俗文化的展演现场。整个博览会将持续到今年10月9日。    

        这次“世界遗产博览会”还设计了世界遗产高峰论坛、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高峰论坛和20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展演活动周,即开展戏曲文化宣传周、端午龙舟节、木偶文化节、世界民歌节、传统舞蹈文化周、中华老字号食品节宗教仪式展示周等活动。

三、博览会的主要特点

        一是在世博园里举办的世界遗产博览会。这次世界遗产博览会在沈阳世博园内举办,这既为世界遗产博览会锦上添花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为世博园花中添锦增加了文化内涵。二是充分采用各种展示方式。突破以往单纯采用图片、文字展示的方式,综合运用声、光、电、沙盘模型等高科技的手段,以图片、影像展示表现难度大的文化遗产;以实物、模型展示典型、有突出特色的遗产;以数字球幕电影展示气势磅礴的自然遗产;实地展示沈阳的三处世界遗产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现场表演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俗文化精品项目以及全国烹饪绝技等民间绝活。三是充分体现公益性。虽然世博园增加了世界遗产博览会的内容,但门票价格仍维持去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水平,继续对老年人、中小学生、残疾人、现役军人等实行免费优惠,以扩大对世界遗产的宣传和影响。据有关数据显示:世博园开幕第一天就接待了3万名游客,整个“世遗会”期间游客有望突破900万人次。

        这次博览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对世界遗产名录全面的现场展示,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没有在其他国家举办过相同规模的活动。此外,博览会的诸多细节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博览会边设计、边建设,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相关场馆等重大设施建设工程;展厅里的专业讲解员都具有大学或研究生学历;与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不同,世遗会会歌从作词、作曲到演唱都是由沈阳人自己完成;虽然展出的物品均为各个国家世界遗产的仿制品,却均出自各国大师之手,同样价值不菲;采用幻影成像、电影屏幕、电子触摸屏、6维穹幕电影这样的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展馆的身价。                

四、博览会的申办过程

        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了充分利用沈阳世博园的场馆设施,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园会”,市政府提出了在沈阳世博园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构想。

        举办世遗会的审批程序:先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相关部委批准,然后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出书面申请,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出具书面确认函。

        去年12月26日,辽宁省政府分别向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委发函,请其共同作为世遗会主办单位。为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完成批复,去年12月中旬以来,辽宁省、沈阳市领导多次赴京,就相关申办事宜,分别向上述各单位进行了汇报、沟通,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于2007年3月15日正式复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同意今年6月至10月在沈阳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至此,世界遗产博览会申办工作顺利完成。

       世遗会的组织机构:“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政府主办,沈阳市政府承办。

        组委会由全国政协陈奎元副主席担任名誉主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沈阳市市长李英杰任组委会主任,副主任由主办单位、承办办单位的领导和相关同志担任,沈阳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担任组委会秘书长,负责组委会的联络服务工作。

       组委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沈阳市2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遗产、展览、社科方面的15位专家组成。

五、博览会的重大意义

        沈阳此次举办“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意义具体表现在:普及遗产知识——激发人们对世界遗产的热爱、赞赏和尊重;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多元文化理念的传播,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存;推动文明传承——通过加强青少年遗产教育,将世界遗产教育上升到公德教育,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世界和谐——增进世界遗产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唤起人们对和谐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传承文明,和谐共存”,既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本次博览会不仅为增进世界遗产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舞台,还为沈阳世博园增添了新的看点和魅力,为世界了解沈阳、沈阳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进一步扩大了沈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辽宁、东北和中国的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博览会的借鉴经验

        一是要精心创意、科学策划,通过举办高规格、大规模的国际性活动,实施国际化品牌营销,打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二是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要在各级政府支持的前提下,积极采纳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努力取得相关部门的具体帮助和指导。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通过勘察、论证,制定和不断完善展陈设计方案,保证办展标准。

        三是要努力创造举办大型活动的条件,不仅要建设完善的场馆和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更要由有成功的管理运营经验和成熟的管理团队。沈阳的这次博览会从申办到招商招展,边设计、边建设、边提高,仅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博览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四是要全力凸显文化品格。俗话说:三流企业生产产品,二流企业塑造品牌,一流企业创造文化。要积极关注和理解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充分开掘文化产业巨大的市场回报,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景区美誉度和文化品位,而且能使之成为永久性、可持续利用的文化资源。

        另外,作为以“做优九寨沟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区”为发展目标的九寨沟,不仅要努力使之成为九寨沟、阿坝州、四川乃至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还要成为传播科学文明的园地,成为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纽带。         

背景链接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至今为止,人类共有世界遗产840处,其中文化遗产648处,自然遗产167处,自然文化双遗产25处。其中,2007年6月新增的世界遗产10处(5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遗产)。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遗产项目总数已经达到35处(今年新增2处),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自然遗产6处,文化遗产24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5处。此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